一是完善期货期权市场体系,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途径。2017年4月,郑商所白糖期权上市后,实现了顺利起步,运行平稳。8月,郑商所又推出了棉纱期货。不断完善的品种体系,为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期货公司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做好市场培育,提高市场运行质量。2017年10月郑商所实施PTA、动力煤期货合约连续活跃方案以来,近月合约成交、持仓稳步提高,初步呈现活跃态势。同时,郑商所以完善产业企业服务平台为抓手,引导产业客户利用期货与期权工具开展风险管理,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期货市场发挥功能,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
三是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和国家战略的能力。近年来,郑商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组织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及涉农主体等共同开展“保险+期货”试点。2017年,郑商所共建设24个试点项目,其中白糖16个,棉花8个,覆盖五个省区,14个国家级贫困县,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打通了期货市场支农惠农的“最后一公里”。
王晓明表示,郑商所将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证监会党委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期货期权均衡、场内场外协同”的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期货市场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具。推动苹果、红枣等期货品种早日上市;在白糖期权平稳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棉花、PTA期权的开发和上市工作,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产品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领域。
二是加快场外市场建设。郑商所正积极开展场外业务的研发工作,充分利用交易所自身优势和专业能力,为仓单交易、基差贸易、场外期权提供交易、清算和交收等延伸服务。目前郑商所已经完成了综合业务平台的开发和测试,正在组织部分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和存管银行进行仿真交易,为平台正式上线做好充分准备。这项业务将使郑商所的服务从场内延伸到场外、从标准化产品延伸到个性化产品,让更大范围内的市场主体直接或间接地从期货市场的发展中受益。
三是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提高郑商所国际化水平。当前要扎实做好PTA引入境外交易者的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结合郑商所品种特点和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白糖期权共有154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62万手(双边,下同),日均成交1.7万手。持仓水平持续稳定增长,最高约21万手。9月18日限仓及最大下单量调整后,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据了解,目前涉糖龙头企业已开始探索利用白糖期权市场规避生产经营风险;部分机构利用期权对冲期货风险,白糖期货日内价格“毛刺”有所减少;2017年16个白糖“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中,10个项目使用场内期权对冲风险。